当前日期:

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
首页 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
索引号: 14253674/2022-00026 信息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应急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2-07-21
文号: 连应急办〔2022〕2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关于进一步开展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通知
内容概览: 关于进一步开展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通知
时效: 有效

关于进一步开展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7-22 08:57

连应急办〔2022〕2号

各县、区(管委会)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机制,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连云港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现将我市进一步开展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订必要性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和依据。2019年以来,由于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职责划转、人员转离、负责人变更等因素导致应急管理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市大力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集中组织开展了机构改革后首轮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覆盖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先后编制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个领域的应急预案,在防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系数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应急预案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中,暴露出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应对措施不具体,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亟需进行再次修订完善。

二、分类要求

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一)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二)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市(地)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街)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紧急恢复等内容。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制定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队伍、物资、装备、资金等资源保障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组织指挥机制、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程序等内容。

(三)单位和基层组织(村居、社区)应急预案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委会、村委会等法人和基层组织制定,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

大型企业集团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本集团应急预案体系。

(四)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以及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

三、修订要求

(一)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1.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2.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二)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1)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3)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7)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参照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公布程序组织进行。仅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根据情况适当简化。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目的是建立覆盖各区域、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与否,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预案修编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为中心,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21日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13号


举报(值班)电话 0518-85515976 苏ICP备2023017687号
[单位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39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