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筑牢夏季安全生产防线,切实提升相关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县应急管理局锚定“一老一新”重点企业,在全县范围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30家,排查整治重大隐患5条和一般隐患815条,全力扫清安全死角。
一是紧盯停产企业“老隐患”,精准施策防反弹。加强对迪安化工等10家长期停产(设备未完全拆除)企业安全监管,通过组建专项检查组上门排查,结合线上动态监测设备状态,确保监管无死角。期间,针对企业存在的安全责任不明确、隐患整改不彻底等问题,累计下达责令整改文书8份,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6人。此外,集中力量对厂区内滞留的易燃物料、废弃设备进行全面清理,共计清理物料300吨,整改问题隐患122处,遏制停产期间风险“死灰复燃”。
二是深化运输领域“老问题”,全链条管控保畅通。对3家危险品运输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制度落实等“综合体检”,及时纠治管理漏洞;依托“固定执勤+流动巡检”模式,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超速、超载、违反禁止标识等行为10起;完善道路安全“硬设施”,编制危化品运输分流方案,在重要道口安装公示牌及禁行标志50余块,实施204国道、345省道灌南段大中修及新六线等3条县道提档升级,筑牢安全基石。
三是聚焦“新风险”,全方位筑牢安全屏障。针对新引进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立“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机制,累计为35家新引进企业在立项、施工、试生产等阶段嵌入安全审查,帮助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5项,排查整改初期安全隐患68处。同时,围绕新引进企业安管人员经验短板,组织开展新企安管人员专项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资深安全监管人员授课,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方面,累计培训新引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1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