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
根据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连云港市2023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清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今年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工作部署。召开年度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条线工作部署会,及时下发市局《关于做好地震和地质灾害准备工作的通知》和《2023年市应急局地震和地质灾害工作要点》,召开相关座谈会,部署各地做好地震应急管理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深化与住建部门在隐患排查、风险监测、临灾预警、处置救援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制定联动机制,明确联动内容和流程,做到信息沟通共享,联动会商、联防调度,发现问题,联动上报和及时处置。如:今年12月7日03时25分、04时53分、23时01分和12月9日1时34分在赣榆区海域发生M2.0级、M2.1级、M3.8级和M2.0级地震,我局接到震情报告后,立即与市住建进行会商,做到信息共享、联动上报。
(三)编制应急响应手册。为应对地震灾害,根据局职责和预案,局承担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按局成立8个地震应急工作组,编制完成了《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手册》,确保一旦发生震情,各工作组牵头处室依据应急响应等级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协调本组高效有序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同时,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38个成员单位承担地震应急工作的处室或部门负责人联络方式进行统计。
(四)开展常态下应急检查。3月份以来,由局分管领导带队,按照机制、预案、队伍、物资、训练等应急准备工作“五检查”要求,对各县区应急管理系统地震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推动防范应对措施真落地。9月中下旬,会同市住建局对海州区海宁小学、新海小学、解放路小学郁州分校和云台农场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强化学校师生防震避险意识;对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和徐圩新区等地震监测台网及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保障全市地震台站正常运行,确保地震观测环境不遭破坏。
(五)加强培训演练。9月上旬,举办2023年市应急局地震应急抢险救援桌面推演,局17个处室(单位)参演。演练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的信息接报、信息处置、信息续报、会商研判、启动响应、应急处置、响应终止等应急响应全流程内容。通过演练进一步规范了我局内部应对地震灾害处置流程,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10月中旬,我局在东海县举办全市地震应急管理培训,邀请市专家进行授课,各县区应急管理系统从事地震应急工作及镇(街)报灾工作的相关人员1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现场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了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推动应急责任落实。及早部署各地开展地震灾害风险应急准备自查工作,组织市级督导检查,压紧压实应急系统应急抢险救援责任。
(二)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强化与气象、住建等部门的会商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实现地震灾害信息共享、队伍共享、物资共享等,形成合力,实现“防”“抢”“救”全链条无缝对接。
(三)编制应急响应“一图一表”。为进一步地震应急处置能力,从信息处理(信息接报、信息报送、信息处置或先期响应、信息续报)、指挥协调(会商研判、提出建议、局内响应、协调调度)、应急处置(现场处置、后方调度)、善后处置四个方面进行编制,确保震情灾情发生后,按程序有力有序有效组织抢险救援救灾。
(四)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应急部门地震应急管理岗位专业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市级应对非常态下中小地震应急演练。围绕“商、发、调、派、救”五个环节,演练第一时间与住建部门会商研判,掌握地震发生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尽早下发工作提示单,部署相关地区和部门做好受影响重点行业领域的全面排查;调度震区及受影响区域,指导做好转移安置、隐患排查及灾害处置并实时掌握情况,调动相关抢险救援队伍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等环节和流程。
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12月21日